黄河大铁牛,世界桥梁史上的无价之宝

来源:互联网 阅读:0 2019-10-10 09:23:54

蒲津渡遗址,穿“西装”的唐朝人

看到这个标题,您一定感到惊讶:唐朝人怎么会穿“西装”?那年月,有“西装”吗?别急,有图有真相,请看下面这两张图。

黄河大铁牛,世界桥梁史上的无价之宝

永济黄河大铁牛 砾华 / 文图

黄河大铁牛,世界桥梁史上的无价之宝

永济黄河大铁牛 砾华 / 文图

图中大铁牛,出土于山西永济蒲津渡遗址。牵牛的这个铁人,头戴相公帽,双手握拳,身上穿的大翻领外衣,是不是与“西装”有几分类似?传说,中国驻联合国前大使冀朝柱对此大感兴趣,说要拍几张照片去联合国派发,以此说明“西装”是中国人发明的——这话虽有几分玩笑色彩,却印证了一个事实:出土文物所反映的古代生活,远比史书记载的丰富。

“四铁牛”与“四铁汉”的历史传奇

黄河大铁牛,世界桥梁史上的无价之宝

永济黄河大铁牛 砾华 / 文图

与这组铁牛铁人同时出土,还有另外三个组合。令人称奇的是,不但四只牛品种不同,四个牵牛人样貌的“民族特征”也差异巨大。那个高鼻深目的铁人,是明显的回鹘人,所牵铁牛为一只壮硕的公牛。

黄河大铁牛,世界桥梁史上的无价之宝

永济黄河大铁牛 砾华 / 文图

黄河大铁牛,世界桥梁史上的无价之宝

永济黄河大铁牛 砾华 / 文图

黄河大铁牛,世界桥梁史上的无价之宝

永济黄河大铁牛 砾华 / 文图

那个牵一头腱牛的铁人,头梳小辫儿,外貌显示是西域吐蕃人,也就是现在的西藏人。突厥人牵的牛,黄毛黑嘴,强壮有力。那位穿“西装”的铁人,面貌明显为汉人,他牵的是一只小牛犊。但是,这只牛却最重,体重足有78吨!另外三只牛,重55吨的有两只,还有一只重75吨。

黄河大铁牛,世界桥梁史上的无价之宝

永济黄河大铁牛 砾华 / 文图

四铁牛,个个膘肥体壮,总重量将近300吨!

四铁汉,个个肌肉隆起,身高在1米9之上!

他们和它们,矗立在这里,是为了秀肌肉吗?当然不是!他们和它们,出现与存在,都堪称一段历史传奇。

大铁牛,其实是黄河浮桥的铁索桩

黄河大铁牛,世界桥梁史上的无价之宝

汹涌澎湃的黄河水 砾华 / 文图

这段历史,要从黄河说起。黄河,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,也是一道天险,以之为界划分山西和陕西。历史上,黄河更是河水汹涌、常年泛滥,住在两岸的人难免会因为洪水而断绝往来。公元前541年,秦国公子因为国内战乱,被迫出走秦国,他命人在古蒲州城的外围架设了一座浮桥。秦公子的随从、车辆足有千乘之多,一 一通过了这座桥。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在黄河上架浮桥,距今已整整2557年之久。

黄河大铁牛,世界桥梁史上的无价之宝

连舟竹桥(网络图片)

黄河大铁牛,世界桥梁史上的无价之宝

连舟竹桥(网络图片)

二百多年后,秦昭襄王时,蒲津渡口修建起第一座固定浮桥,用以攻打韩、赵、魏三国。到北魏时期,蒲津渡口又有了新变化。这里修建了一座竹连舟桥。所谓竹连舟,就是连舟在水面上,上面用竹子连接插接。此处,我们不妨借鉴网络图片,一探究竟(见上图)。

黄河大铁牛,世界桥梁史上的无价之宝

蒲津渡遗址景区复原的连舟竹桥 砾华 / 文图

这种临时性的竹索浮桥,安全性不高,需要经常维修,太过麻烦。到唐朝开元年间,山西蒲州一代经济发展迅猛,已跻身为全国六大都市圈,完全有能力修建一座稳定坚实的桥。于是蒲州主事者兵部尚书张说向李隆基上疏,提出了建桥请示。对于此事,李隆基十分重视。不但立即批复,还发动满朝文武出主意。最后形成了如下决议:一、竹索桥改为铁索;二,加固周边石堤,保证黄河不轻易改道;三,铸造巨型大铁牛为索桩。

黄河大铁牛,世界桥梁史上的无价之宝

永济黄河大铁牛 砾华 / 文图

原来,这些吨位巨大的铁牛,就是拉铁索的“压脚石”!大铁牛身下,还连着重达40吨的厚铁板,铁板下还铸有长达三米的铁柱子,深深插在泥里。

黄河大铁牛,一项“稳固四方”的工程

黄河大铁牛,世界桥梁史上的无价之宝

永济黄河大铁牛 砾华 / 文图

这几尊铁牛,用铁160多万斤,相当于当时全国产铁量的五分之四!可见,唐代统治阶层的重视程度。有一种说法,这项“稳固四方”的工程,有永葆万世基业的寓意。由此,四个铁人之所以联合上演一出“民族大团结”,就不难理解了。

黄河大铁牛,世界桥梁史上的无价之宝

永济黄河大铁牛 砾华 / 文图

不过,据史料记载,当时一共铸了八只大铁牛,一边四只,分别驻守黄河两岸。与之相应的,也应另有四位铁汉,他们又都是哪些民族的形象代表呢?谜底只有等出土后再揭晓了。

那么,大铁牛是怎么失踪的呢?历史上,黄河改道是常事。从唐开元十二年到元朝初年,这座桥500年间一直在使用;元代桥被烧毁,蒲津渡就荒废了。明朝时重修铁桥;到清朝,黄河开始向西改道,蒲津渡就被彻底废弃了,大铁牛也逐渐被深埋于黄土之下,消失在了视线中。

黄河大铁牛,世界桥梁史上的无价之宝

永济黄河大铁牛 砾华 / 文图

黄河大铁牛,世界桥梁史上的无价之宝

永济黄河大铁牛 砾华 / 文图

1988年,有位农民在黄河边打井,打到几米深时就在再也下不去了,只听到下面当当作响。永济市博物馆经过数月考古发掘,这四组大铁牛终于重见天日!当地文物部门把铁牛原地提升了12米,让铁人、铁牛、铁山、铁柱一并站到干燥的高台上,并修建了蒲津渡遗址博物馆,2001年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黄河大铁牛,世界桥梁史上的无价之宝

永济黄河大铁牛 砾华 / 文图

黄河大铁牛,世界桥梁史上的无价之宝

蒲津渡遗址景区 砾华 / 文图

这四尊铁牛,是我国目前发现的重量最重、历史最早、工艺水平最高、造型最优美的铸铁铁牛文物,国内外都极为罕见。大唐盛世国力之强盛,铸造工艺之高超,可见一斑。

与此同时,铸造铁牛放置河边,还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。《易经》记载:“牛象坤,坤为土,土胜水”。有道是:兵来将挡,水来土掩,人们深信:镇守黄河边上的大铁牛,对泛滥河水有一种约束和震慑。

黄河大铁牛,是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,堪称世界桥梁史上的无价之宝,气度恢弘,雍容永在!


推荐阅读:叶紫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