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为二世之君的杨广与忽必烈,三征高句丽与三征日本,本质相同

来源:互联网 阅读:0 2019-10-10 09:53:00

《知史以明鉴·查故以至今

隋朝的强大是我们所知晓的,隋朝也是我国历史上首个受到万国来朝的朝代,由隋炀帝开创,当时周边国家如高昌、倭国、高句丽、新罗、百济与东突厥等国皆深受隋朝文化与典章制度的影响,以日本遣隋使最为著名。

隋朝开皇初有户三百六十余万户,后增至八百七十万户,人口大概5032万。要知道唐朝最强盛的“开元之治”时期,全国有户八百二十万,隋朝比唐朝的最高值还要多。

隋朝时由于长安地处偏西,粮食供应困难,隋炀帝为了沟通南北经济兴建东京,并且在洛阳周边的洛口、回洛等地兴建国家粮仓以备荒年时所使用,当时役使民丁两百万人。

新城建好之后,为了发展经济,建设隋朝大运河,征发民工310万,耗时6年。

同为二世之君的杨广与忽必烈,三征高句丽与三征日本,本质相同

那么隋朝真的是因为乱用民力,造成民变而灭亡的么?

要知道,秦始皇修自己的坟墓用了30年,汉武帝刘彻陵墓整整修了有53年。

汉武帝刘彻陵墓的修建还创造了7项我国修建坟墓的历史记录。

第一、修建时间最长,53年。

第二、耗资最多,每年全国赋税三分之一用来修建皇陵,加上其他移民的费用还有劳工损耗,耗资可想而知。

第三、移民最多,为了修建茂陵,当时官方的统计是,移民数十万户。

(每户平均六人计算,汉武帝修陵寝动用民力应该有200万人)

第四、占地面积最大;

第五、茂陵本体最高,同时也是最大的。

同为二世之君的杨广与忽必烈,三征高句丽与三征日本,本质相同

我们知道至汉武帝元光元年(前134年)全国人口约有3600万,试想,汉武帝为了私人的陵寝动用全国十八分之一的人口,整整53年,如此长久的劳役之下,汉朝也没有发生所谓的大规模民变,导致国家灭亡。

那么隋炀帝为了国家经济建设动用全国十七分之一的人口,仅仅6年。难道就发生民变了?

要知道隋文帝杨坚时期多次减税,减轻人民负担,促进国家农业生产,稳定经济发展,当时的隋朝粮仓充足,民力充沛,国家富足。就算修建东京和大运河损耗了民力,财力,也不至于伤到国家根基。

所以我们可以推断出,隋朝的灭亡,本质原因根本不是滥用民力。

那么隋朝真的是因为三征高句丽,造成军变而灭亡的么?

隋炀帝刚即位,契丹人就趁政局不稳,出兵攻进营州,无恶不作,隋炀帝决定必须教训一下契丹人。但契丹部落太远,劳师动众的成本太高,于是隋炀帝就派韦云起一人出兵,前往突厥借兵征讨契丹。

此时的突厥臣服于隋朝,收到韦云起的借兵令,马上派了2万骑兵听命于他。由于契丹原本依附于突厥,当骑兵进入契丹境内之后,契丹人并没有过多怀疑。韦云起2万大军趁着契丹人还在睡梦中时发动猛攻,措手不及的契丹军队大败,俘获四万余人和大量战利品。

同为二世之君的杨广与忽必烈,三征高句丽与三征日本,本质相同

韦云起

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,在对外战争中,杨广有毒辣的战略眼光,知道借力打力,珍惜自己的军事力量,懂得战术战略。

就是这样格局的帝王,难道会不顾国家底蕴的发动三次劳民伤财的征讨,只为了当时贫瘠的高句丽,得来也毫无意义。

所以我们可以推断出,隋朝的灭亡,本质原因根本不是滥用军力。

对比忽必烈对日本的征讨本质

忽必烈第一次征讨日本

公元1274年,忽必烈在朝鲜建立征东行省,征发高丽船工、民夫三万五千人,建造了九百艘大战舰。当年十月,三万大军从朝鲜的合浦出发,浩浩荡荡远征日本,历史上对这次战争称作‘文永之役’。

忽必烈第一次发动的攻日战争,目的还是相对比较明确:第一是通过高丽这些杂兵的消耗,以了解日本的真实国力。第二就是希望可以驯服日本,起码在表面上要让日本对自己的王朝臣服。

这支军队除了统帅忻都之外,跟蒙古人基本没什么关系。屯田军是高丽人,女真军是原金国的降兵,水军当然也都是高丽人。这样的军队组合,其战斗力可想而知。

忽必烈第二次征讨日本

1281年正月,忽必烈以遣日使臣杜世忠被杀为由,开始发动第二次的征日之战。

元朝的两路军先后抵达日本鹰岛、平户岛一带,晃荡了整整一个月,似乎在等待着什么。

八月一日,飓风大作,吹翻无数战舰。擅长逃跑的江南军统帅范文虎再次胜利逃亡,十多万降元的宋军士兵被直接抛弃,大部分江南新附军被留下性命,但是成为了日本人的奴隶。

其他的四万军队中,高丽军士卒与水手二万七千人、从东北就地征召的兵士三千,还有一万的蒙古军队。这支队伍运气比较好,最终回来的有一万九千余人,当然大部分都是蒙古兵。

在这次攻日的战场上忽必烈挖了一个巨坑,埋掉了十万江南军,解决了江南地区的军士力量隐患。

同为二世之君的杨广与忽必烈,三征高句丽与三征日本,本质相同

忽必烈第三次征讨日本

此战之后,忽必烈还想发起第三次的征日之战。这个决定把江南人吓得不轻。为了避免到日本去找台风,已经被元朝收编的福建叛军黄华再次发起十万人的抗元起义。

最终,因为内部反对声音太大,对外也在忙着与交趾作战。忽必烈的第三次攻日之战终于未能成行。

正如汉人赵良弼对蒙古首领说的,日本国土太小,又没有什么资源,还隔着一片海,蒙古打下日本一点好处也没有,所以蒙古攻打日本,只是怕日本人,高丽人和汉人一起联合起来反抗蒙古。二次征讨的意义,就在于消耗和削弱地区势力。

对比杨广对高句丽的征讨本质

隋炀帝杨广即位后,隋朝的国力空前强大,但杨广也有他自己的忧虑。因为自南北朝时期就形成了关陇门阀、山东门阀还有江南门阀三大集团。其中关陇门阀为了隋朝的建立出力甚多,所以在隋文帝时期,不好对他们下手。

山东门阀在北齐被灭之后,损失掺重,慢慢低调起来,恢复实力。而江南门阀当初杨广南征陈国的时候,支持杨广,在杨广登基后势力大增。

杨广在讨伐高句丽之前,已经西灭吐谷浑、征讨契丹等,北方游牧民族突厥也分裂为东突厥和西突厥。隋朝四周敢侵略隋朝边境的只有高句丽了。如果隋朝在灭高句丽的话,门阀家族就怕杨广携大胜之势对门阀下手了。

同为二世之君的杨广与忽必烈,三征高句丽与三征日本,本质相同

杨广登基后,需要削弱门阀实力,从而就有了举全国之力出征高句丽,或者说是举门阀之力的出征高句丽。

第一次:隋军总共一百多万主战兵马,而为大军运输物资的民夫是隋军的两倍,隋直接、间接的参战人员已经超过了五百万。第二次:第二次隋朝出兵至少六十余万(具体不详)。第三次:隋朝出兵近百万。

战败是因为杨广不懂军事?

杨广指挥过平南大战,开皇二十年的突厥之战也是杨广亲自指挥,可以说杨广的军事能力非常强。而且隋军东征高句丽之前百战百胜,南平之战、突厥之战等,都说明隋军战斗力非常强悍。

高句丽是一小国,正常情况下只需要5-10万隋军就可以,没必要举全国之力劳民伤财。东征兵力的主要来源是北方人,占比90%以上。

杨广发动这场战争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消耗军队人口和北方人口,因为军队70%是贵族势力控制,北方人口几乎是汉化的胡人。只是这场惊天豪赌,杨广失败了。

第二次东征时农民起义席卷北方大肆爆发,要是门阀与杨广齐心,所谓的农民起义不可能大肆爆发,这其中少不了门阀们的推波逐浪。门阀们就是要让杨广有求与他们处理镇压暴动,可是没想到杨广“削番”之心如此坚决。

三次征讨高句丽失败的背后,都有门阀的影子。还有山东门阀支持的山东农民起义、关陇门阀支持的李渊等等,无一不显示隋朝灭亡的背后都有门阀的影子。

同为二世之君的杨广与忽必烈,三征高句丽与三征日本,本质相同

关陇门阀支持的李渊最终登帝

直到武则天和李治时期,才真正意义上的解决了门阀势力对中央黄权的威胁。

杨广之死

高句丽因为前两次征讨伤了元气,投降了隋朝。杨广也就回到洛阳,这个时候门阀们的反叛之心就已经显露无疑了,要是杨广不死,那么门阀势力必然会再次受到打击。放在门阀们面前的,只有弑君夺位一条路可走。

杨广之死看起来原因很简单,是军变。但是,当时参与杀杨广的,不只是士兵和武将,还有文臣。而这些文臣才是真正的背后推手,门阀势力。

还原历史真像中的杨广

忽必烈两次征讨间隔了7年,因为能隐忍,忽必烈成功了。忽必烈成了元朝的开国皇帝,成了蒙古尊号“薛禅汗”,成了元世祖。

康熙“削三番”,危机时候差点亡国,不过康熙赌成功了。蒙古人称他为恩赫阿木古朗汗或阿木古朗汗,西藏方面尊称为“文殊皇帝”,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,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,有学者尊之为“千古一帝”。

而杨广输了,输在了心急上,要是他能在多隐忍几年,要是能少显露一些打击门阀的意图,也许在历史上就没有唐朝什么事情了。

同为二世之君的杨广与忽必烈,三征高句丽与三征日本,本质相同

事实证明,杨广登基后,开凿运河、兴建东都、打击外邦,稳固中华,开拓疆土、三征高丽、完善科举等,杨广功绩卓著明显高于李世民,可是,唐朝史官的添油加醋、恶意丑化,让杨广被后世称为昏君。

成王败寇的历史总是胜利者来书写。

如果,隋朝没有那场宫廷政变,隋炀帝没有死于身边人之手,那么,隋朝也不会覆灭,如果,如果,可惜历史没有如果... ...


推荐阅读:叶紫

精彩内容推荐